整合性行銷管理程序

 (一) 行銷管理領域之介紹  

       行銷管理(Marketing Management)主要是透過設計適當的行銷組合方案(包括產品、通路、促銷、價格)來規劃與執行如何將財貨、服務或構想有效地帶給目標群體,以創造交換、滿足消費與企業目標的過程。

  由上面所述,我們可以知道行銷的主要目的即在於滿足現有或潛在顧客的需求。因此,除了產品的廣告及銷售等日常作業之外,還包括了大量的規劃業務,例如:確認目標顧客群、瞭解顧客需求、進行產品設計、產品價格、運銷通路及促銷活動等行銷組合的規劃。但要做好行銷組合的決策,就必須有賴於市場環境或組織內部相關資訊的輸入,再經由各種統計分析的方法與過去組織所實踐過的成功模式來做產品市場價值的預測與規劃依據。最後,也必須要透過不斷地評估與控制的過程,針對預設的統計分析條件與參考模式進行適當的修訂與改正。  

top 

 

(二) 整合性行銷管理程序

  行銷管理是一種追求行銷效果與管理效率的科學。因此,成功的行銷管理策略,即是希望能夠透過系統化的步驟來追求最高的管理效率,求得最好的行銷效果。以下將根據上述所提之由外而內全面性經營觀的基本精神與內容,歸納出一個整合性的行銷管理程序,其階段性的功能與流程概況。分別說明如下:

 

    1. 分析階段

  本階段的目的在於收集組織內部行銷變數 (例如:財務狀況、組織人力資源的分派情況等) 的相關資訊,以及目標顧客、市場競爭者及經銷通路等等的行銷情報。透過適當的統計分析方式來彙總、分類,藉以得到許多相關的重要資訊(例如:相關產品銷售情況),以充分掌握未來對目前行銷專案活動扮演關鍵成功的可能要素(例如:對目標消費者行為的研究與分析、市場潛力預測與產品研發策略的擬定等)。其中所包含的資訊種類與內容,可分以總體環境變數與個體環境變數兩大構面:總體環境變數包括有人口統計、經濟、科技、法律、社會、文化等影響銷售與利潤的因素。並進一步去估計目標市場的規模、成長率、獲利性與風險來衡量市場潛量與預測未來的需求,有效找出目標市場與新產品型態的機會。而個體環境變數則包括有供應商、中間商、顧客、競爭者與各種不同的社會大眾。

        2. 規劃設計階段

  本階段主要是著重於為目標市場發展一套差異化的策略。利用相關的分析模式(例如:聯合分析法、產品空間圖等)來決定產品在市場中的定位。一旦決定好產品定位,接著要開始進行新產品的發展、測試與上市。而在上市之後新產品也必須依照不同的產品生命週期作階段性的修正與改變(例如:版本更新、新增功能等)。在決定好行銷策略之後,將行銷策略轉變成為行銷方案,其中包含了行銷支出、行銷組合與行銷資源等決策議題的完成。例如:某公司在特定時間t中,針對特定產品所擬訂的行銷組合可以用下列式子來表示:

    Min cost =(P1,P2,P3,P4t
    P1:銷售者認為之產品品質
    P2:銷售者決定之產品訂價
    P3:銷售者預測之配銷成本
    P4:銷售者預測之促銷支出

  而這個所決策出來的行銷組合方案也必須同時考量通路(例:網路),以及最終消費者的需求與狀況,以便有效整合銷售者觀點(產品、訂價、通路、促銷)與消費者觀點(消費者需求、消費者成本、溝通、便利),並進一步利用廣告、人員銷售、公共關係、直效行銷、電子郵件等促銷組合,來決定配銷通路的型態與吸引目標消費者目光的方式。

     3. 執行控制階段

  本階段必須將行銷計劃與方案轉換成為實際行動的任務指派方針,並確定任務的指派可以達成計劃中的目標。Bonoma (1989) 也提出有效執行行銷方案的四種不同技術的應用:確認與診斷問題的技術、評估問題所在階層的技術、執行計劃的技術、評估執行結果的技術。並且需要在行銷計劃執行時,透過不斷的回饋和控制程序,即年度計劃控制(Annual-Plan Control)、獲利力控制(Profitability Control)、策略性控制(Strategic Control)以決定相對的矯正行動,以達成計劃工作績效的目標、有效衡量通路效益與獲利情況與調適行銷策略以因應環境的劇烈變遷。


參考資料 網路
文章來自: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1040361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錢士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